老人睡眠照料 (居家养老护理基础知识)
(一)睡前准备
1、通风换气:可在老人睡眠前30分钟至1小时把卧室门、窗打开,让室内空气流通,使卧室空气新鲜。一般通风时间大约为20分钟。
2、整理床铺:铺好被窝,拍松枕头。盖被按季节冷暖增减,被褥宜干洁平直、没碎屑。视老人情况、喜好、习惯选择枕头高度(一般最舒适的高度为6-9厘米),维持合适的卧姿。冬天铺好床后,可用热水袋温暖被窝,待老人入睡前或入睡后轻轻拿掉。
3、调节室温:按需关闭门窗,开启气窗或半扇侧窗。最适宜的室温夏季25-28℃左右,冬季18-22℃。
4、睡前洗漱:就寝前协助老人清洁口腔,用热水洗脸、会阴部,并用热水(不高于42℃)泡洗双脚,特别在老人诉说双脚发凉时,睡前一定要用热水为老人泡脚,使老人身体与精神都感觉清爽、舒适,有利于睡眠。对有腰部疼痛或关节痛的老人要注意体位的舒适,必要时对受压部位、头皮、颈部、肩部实施按摩,以减轻疼痛,促进舒适。
5、调节光线:拉上窗帘,关闭照明灯,改开柔和色调的走廊或洗手间灯,为老人创造舒适、安静、光线暗淡的睡眠环境。可安装夜灯。
6、对夜间有夜尿的老人,床旁要准备好便器,如老人习惯去卫生间排尿,要注意卫生间和老人经过的地方要有照明灯,地面应平坦、防滑、清洁、不要放置杂物,以便老人安全使用。防止老人夜间起床时,丧失定向力或意识混乱和步态不稳而跌倒受伤。
7、及时设法排除老人身体的不适,如疼痛、气喘、胸闷、瘙痒等。养老护理员无法解决的应报告医生、护士设法解决。
8、协助老人睡前排空大小便,并控制晚间液体的摄入量,减少夜尿以利睡眠。
(二)睡眠照料
1、帮助老人躺入被窝,协助瘫痪老人取合适卧位,最佳的卧位是右侧卧位。
2、老人躺卧后的安全检查。
(1)自门至洗手间以及洗手间内的通道是否畅通,两旁有否杂物堆放,如及时清除,使通道畅通。洗手间内座便器两旁扶手是否牢固,如有摇动应及时加固,以确保老人安全。
(2)床旁呼叫器是否畅通,老人是否随手可得,如有故障及时处理。
(3)患病或危重老人室内原备有的急救物品是否齐全,如有缺损及时处理。
3、老人上床入睡后,夜间要经常巡视卧室,观察老人睡眠。
(1)观察内容:入睡时间、有否易惊醒、早醒、夜间醒几次等。
(2)巡视时,走路、开关灯等声响应轻,减少干扰。
4、夜间要定时协助瘫痪、垂危等生活不便老人翻身,改变卧位以满足其他需要。注意动作要轻,避免惊醒其他老人。
(三)注意事项
1、心理压力常会导致睡眠障碍,养老护理员应注意观察,老人有无不愉快和烦心事,如发现老人心情不好要及时与老人谈心,陪伴老人,倾听老人的诉说,使心理压力得以疏导,减轻对健康的影响。
2、睡眠习惯影响睡眠质量,起床与就寝的时间应有规律,最好每天有固定的时间,养老护理员可根据老人常年养成的习惯,为老人安排睡眠环境,纠正不健康睡眠习惯,使老人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。对痴呆和睡眠型紊乱(昼夜颠倒)的老人,应给予特殊的照顾,设法调整睡眠的类型,以保证夜间的睡眠。
3、净化空气时要注意保暖、避免老人受凉,操作时可以在室内无老人时进行开窗通风。如果室内有不能起床的老人时,可以用被单、毛毯或屏风等物遮挡老人,避免对流风直接吹在老人身上以防受惊。
4、协助老人翻身,改变体位和调节被褥适宜温度,更换或取热水袋时,注意动作轻,不要惊醒老人,热水袋温度不要太高,掌握在50℃左右,避免烫伤。
5、巡视寝室时尽量避免声响,开关门、走路等都要轻,减少打扰。
6、睡前不宜太饿、太饱或喝大量水。
7、睡前不宜给予含咖啡因饮品,尽量减少依赖安眠药。
(四)对服用安眠药老人的睡眠照料
有失眠症状的老人,为促进睡眠常常服用镇定剂或安眠药,安眠药虽然可帮助睡眠,但它也同时存在不良反应,如可导致机体功能下降,影响胃肠蠕动、血压下降以及出现意外活动障碍等
查看次数:4200上一条: 老人排泄照料护理知识
下一条: 居家养老健康管理(1)
相关视频 家政常识
http://kj.kxrjkj.com/newsxxt1f1-147_3908.html
加积分成功
- 大量招聘保姆月嫂保洁等家政服务人员,推荐人员过来,还给中介绍费用哦!qq:
微信:
微信: